2021年度院长报告

神学日是崇基学院神学院一年一度的盛事。自1975年举行首届神学日以来,已是第四十六届了,今年亦是崇基学院70周年校庆,更令人喜乐和感恩。随著疫情有所舒缓,部份同学(毕业生、新生、得奖者)的亲友及牧者可以亲身出席。在此欢迎所有现场参与及网上参与的各位亲友、牧者、弟兄姊妹。

回顾过去一年,实在感谢上帝丰盛的恩典。就以奉献为例,虽有全球疫情持续以及香港政经情况变化,本院的同行者仍然积极支持:(1) 本院圣堂暨容启东校长纪念楼兴建费用尚有逾一千多万的不敷之数(暂由本院其他基金垫支),因著热心同行者、教会、校友等慷慨捐款,在刚过去的大学财政年度已全数筹足。校董、师生、校友等皆十分感恩。(2) 一年一度的步行筹款因疫情改变方式,由参与者以各种创意方式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迎向挑战(可于https://youtu.be/hHvWDUCIdqc重温),为「崇基神学教育基金」筹款。感谢上帝,今年无论在参与人数(180人)、赞助人数(接近1,500位)及筹款总额(超过203万),均打破历届纪录。(3) 有些同行者主动联络我们,捐款设立奖学金及助学金,支持同学的经济需要。

本院老师的努力备受肯定,亦让人感恩。例如,邢福增教授的研究计划成功获得研究资助局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2020–2021年度的优配研究金 (General Research Fund) 拨款资助;黄慧贤教授、王珏教授、任卓贤教授各自的研究计划,皆成功获得研资局2021–2022年度的杰出青年学者计划 (Early Career Scheme) 拨款资助。此外,按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1,香港中文大学的「神学、神道学及宗教研究」(Theology, Divinity & Religious Studies) 世界排名第31位、亚洲排名第2位。以下谨向各位报告过去一年各方面的情况。

(一)疫情下的教与学及学生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于今学期起恢复面授课堂,9月6日开课后校园顿然热闹起来。同学可以在课室一起上课,下课后可以一起用膳、分享。9月9日的开学崇拜是疫情以来第一次全面现场聚会的周四晚会,大家皆高兴和感恩。大学于开课翌日发出电邮要求全体教职员及学生接种疫苗。如因医疗原因无法接种,必须每两周进行检测。各人须于10月18日或以前提交疫苗接种纪录或病毒检测结果。同学表示关切,部份同学感到困难;本院老师及校牧部同工继续牧养、同行。

(二)新同学

新生人数比去年略为下跌。本年获取录进入本院修读学位课程的新同学共55人,包括神学文学士1名、基督教研究文学硕士25名、神道学学士4名、神道学硕士10名、神学硕士12名、神学博士2名;另有1位属于中大研究院宗教研究学部,从事基督教研究的博士生加入本院。非本地生共有5位来自中国内地,和1位来自马来西亚,而本港同学分别来自19个宗派及44个堂会。(新生入学感言请参阅《点灯集》)。此外,基督教思想及实践文凭与证书课程全年收生,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分别有新生14名及9名。

(三)毕业生

今年我们共有70位学位课程毕业生,包括基督教研究文学硕士36人,神道学学士5人,神道学硕士14人,神学硕士9人,神学博士1人;另有研究范围为基督教神学或圣经研究的宗教研究哲学博士5人。至于文凭与证书课程毕业生则有13位。毕业生感言请参阅相关《燃灯集》。愿上帝带领他们的前路,让他们在教会及其他岗位,成为识见仆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在圣灵的引导下,忠诚事主,作盐作光。又愿毕业生成为母校的美好荐书。

(四)教职员

德诗婷教授 (Prof. Naomi THURSTON),本年3月顺利抵港,并于月底完成隔离后到神学院履新,正式成为本院助理教授。

本院副院长(外务)白德培牧师自2021年8月起,获中文大学晋升为教授。

原担任本院校牧、教牧事工部主任、实践教育主任的王家辉牧师,已于2021年9月1日接任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总干事职位。该会同意让姚志豪牧师(中华基督教会葵涌全完堂主任牧师)明年二月中起以差派形式到本院担任校牧及教牧事工部副主任。本院助理校牧邵倩文姑娘于9月起获委任为副校牧及实践教育主任。王家辉牧师于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期间,担任教牧事工部名誉主任。

工友张耀祥先生自2001年起服务本学院二十年,于2021年7月底正式退休。本院仝人感谢他的贡献。郭建红女士于8月起接替张先生担任工友。

张善宁小姐于2021年8月23日起接替马小铃小姐担任本院信徒神学及生命培育部的计划协调。

客座教授方面,本年度有陈家富博士、伍渭文牧师和任志强博士,以及来自美国加州宣道会湾东堂的陈荣超牧师。

(五)课程重构

全面检视和更新本院神学教育的「课程重构」计划,正进行一连串的咨询。本院学生会于4月15日周四崇拜后,举办了有关课程重构的师生交流会,同学踊跃提出意见。同时,本院各支持宗派各派出两位牧师为代表,出席10月4日的宗派咨询会议,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包括如何增进神学院与教会的合作,如何培养神学生的信仰思考等。我们将继续咨询其他持份者的意见,以便提出较具体的课程重构建议。

(六)学院事工
1. 教牧事工部

2020–2021年度下学期「周一加油站」聚会已顺利进行,录影片段已上载至神学院网页中,让有兴趣者可重温聚会内容。由于聚会在线上举行,故此每次均有来自内地或境外(如澳门、台湾、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澳洲等)的同工、弟兄姊妹参与。

2021–2022年度聚会于每月第二个星期一早上以网上形式举行。10月至12月份聚会由龚立人教授负责担任讲员,主题为「在自己地方被视为陌生人」。

2. 信徒神学及生命培育部

信徒神学及生命培育部 (KAIROS Academy for Theology and Life Formation) 开办的基督教思想及实践文凭课程 (Diploma Programme in Christian Thought and Practice) 及基督教思想及实践证书课程 (Certificate Programme in Christian Thought and Practice),2021学年9月开始恢复面授课堂。本学年的上课地点为中华基督教会望觉堂。

基于课程改革的关系,基督教思想及实践文凭及证书课程于2021年9月1日开始停止取录新生(旁听生除外)。

为使牧者有机会就牧养实践方面进修及研究,本院自2011年起与英国剑桥神学联盟 (Cambridge Theological Federation) 和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合作,为本港在职牧者及信徒领袖提供实践神学专业博士课程 (Professional Doctorate in Practical Theology)。英国剑桥神学联盟的成员包括了英国剑桥的四所神学院:圣公会的Westcott House及Ridley Hall,改革宗的Westminster College和循道公会的Wesley House等。学生需就相关基督教实践领域作深入研究。课程包括到英国修读短期课程和由本院在香港提供的研讨课。此课程现有9名学生。

3. 校牧部

本院十分重视关顾学生。由于候任校牧姚志豪牧师尚未履新,现时校牧部的工作主要由副校牧邵倩文姑娘负责,并与支援基督教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同学的校牧助理叶颖姗女士协作。

校牧部与神学院学生会有紧密协调,并负责新同学的性向测验及灵命小组,亦支援非本地生的适应问题。

除平日的牧养外,邵倩文姑娘也协助统筹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普世合一运动社会牧职暑期实习计划」,并关顾在不同堂会及基督教机构实习的同学。在暑假期间也会为个别同学、应届毕业生及校友提供个人辅导或灵修指导。

4. 传经讲座

第25届传经讲座邀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荣休教授、圣经学者Thomas L. THOMPSON教授主讲,暂定于2022年2月27日举行,讲座形式仍待考虑疫情发展及防疫政策决定。

5. 「未圆经课」

自本年一月起,本院开展「未圆经课」,每星期日早上在Facebook专页发放经文分享,由本院专任老师、兼任老师、担任牧职的校董、校友等,因应三代经课的经文撰写,与大家一同反思上主圣言。

(七)研究、出版、交流
1. 研究合作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与本院合作,进行有关香港基督徒人口及市民对香港基督教观感的调查研究,获世界传道会/拿打素基金拨款支持。调查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电话调查研究室于本年七至八月间进行,现已得出初步结果,尚待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2. 出版事工

苏成溢牧师的神学博士毕业论文《可见的合一》The Quest for Visible Unity: A Study of the Th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of Church Unity, from Organic Union to Conciliar Fellowship to Koinonia,已于9月底由本院出版。

由本院负责出版、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赞助的电子学术期刊QUEST: Studies on Religion & Culture in Asia,现正筹备第五期,预计于2021年第四季前完成。QUEST首刊于2016年发行,除了接受「亚洲文化与神学高级研修班」(IASACT) 的学者投稿,也刊登多位研究领域与亚洲宗教及文化研究相关之学者文章。五期期刊暂刊登了31篇文章。

3. 当代基督宗教教学资源中心

「暑期学术交流课程」已举办16年。随著中国处境的改变,中国基督教学术研究的前景及需要,经2019年咨询会后,决定易名为「暑期学术交流工作坊」,并提供两周时限作教研指导及研讨,名额暂订15位,对象均为中国内地年青教师、博士后或在读博士生等学者,以培育未来人才,并安排资深学者为导师。原定于2020年暑期开展的交流工作坊由于疫情反复暂停,预计2022年初按情况再作安排。

4. 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

自2000年起,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简称「宗文社」)迁入神学楼,成为本院的伙伴机构,继续发展有关中国宗教与文化及中国基督教的研究、学习及出版事工。

2021年2月1日至3月29日由社长邢福增教授主讲「福泽我城:寻找基督的足迹」网上课程,从区域空间角度,回顾殖民时代至今基督教(以新教为主)与香港社区发展的关系。报名人数有130位,其中全课程有119位。

「第十二届近代中国基督教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已于2021年8月12至13日及19至20日顺利于网上举行,是次由社长邢福增教授发长主题演讲,讲述「浴火重生:文化大革命与中国基督教」;并特别向资深学者魏扬波教授 (Jean-Paul WIEST) 与梁家麟教授致敬,表扬他们对学界的贡献。另与会学者包括王政文、徐以猛、李惠源、朱益宜、柯学斌 (Anthony E. CLARK)、彭淑敏、黄彩莲、周翠珊、胡清心、胡健斌、曾庆豹、王志希、松谷晔介 (Yosuke MATSUTANI)、李金强、严德良、Thomas Alan HARVEY, Chris WHITE、何明章及叶先秦。

宗文社负责「中国基督教史学会」的秘书工作,主办或合办的讲座和研讨会包括由中国基督教史学会新任会长麦金华教授于2020年12月5日主讲「未竟之业:中华圣经会与圣经事工本色化」专题讲座,讲述1920年教会本色化与合一运动、圣经印刷与当年的政治变化,中华圣经会的历史正好反映二十世纪中国圣经事工本色化的曲折过程。

国际学术期刊《景风》Ching Feng第十八及十九期已分别于2021年2月及8月出版。第十九期以按需印刷 (print on demand) 处理。由第20期开始出版文章将陆续于本社网页先行发表,每期完成后再印刷出版。宗文社最新通讯收录了〈邢福增:读《宗教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存续与复兴》〉,欢迎到该社网页www.csccrc.org参阅。

5. 基督教研究中心

基督教研究中心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由2020年10月23日至12月11日合办线上「特邀教授」及「汉语神学研究」讲座,让参加者了解及讨论神学知识。

「特邀教授」线上讲座于10月10日至11月13日期间进行,共邀请了三位讲员,包括,奥地利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雷立柏教授 (Leopold LEEB)、荷兰拉德堡德大学东方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Eastern Christian Studies, Radboud University) Prof. Dr. Herman G.B. TEULE及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骆德恩教授 (Prof. Andrew T. LOKE),每次报名人数平均达100人次。「汉语神学研究」线上讲座于11月20日至12月8日期间举行,共邀请七位讲者,包括:温伟耀教授、叶丽芬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客席助理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兼任讲师)、赵林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秋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天纲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张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及游斌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平均每讲超过300人次报名,反应热烈。

本年8月18日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网上公开讲座,由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博士生及本院校友洪善丰先生主讲「留下来的人——卫理公会四位中国会督的终章」,讲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卫理公会在大陆的不少工作都被迫中断或转型,黄安素 (Ralph A. WARD)、力宣德 (George Carleton LACY)、江长川、陈文渊四位会督的人生也经历重大改变。讲座超过90人参加。

原订于2020年举办「第十届『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由于疫情反复,延期至2021年12月6至8日以网上形式举办。今届共选出18位青年学者,分别来自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的高等学府。学术顾问方面亦已邀得梁元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荣休教授)、黄克先教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与瞿旭彤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副教授)担任。

6. 优质生命教育中心

本院于2009年成立优质生命教育中心,中心的事工包括凝聚堂会及教会学校的培育工作者、进行有关宗教及生命教育的研究、举办课程、研讨会和工作坊等。因疫情缘故,学校未能回复正常上课,中心与学校的合作活动近乎停顿。虽是如此,但仍有机会参与香港体验教育联盟五周年会议(2021年5月)、为菲律宾Silliman大学教授生命教育课(2021年7月)。现时,中心正参与东南亚神学教育协会 (ATESEA)《基督教教育—东南亚经验》一书的撰写,并计划2022年生命教育体验之旅。

7. 交流项目

亚洲文化与神学高级研修班 (IASACT) 由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赞助,自2015年开始由本院负责筹办,为来自亚洲及北美学者提供住宿及研究资源。直至2020年6月1日起,本院龚立人教授获委任成为IASACT的院长。

为了回应当下受到全球疫症影响,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时遇到许多阻碍,今年IASACT虽然不会在暑期进行四星期连住宿的研修计划,但改为于8月9日至11月5日期间以网上形式进行学术研讨会。除了继续为学者研究提供资助,同时邀请了分别来自美国和菲律宾的两位资深学者担任指导老师,对参加的学者提供学术研究上的意见。今年主题是促进学者进行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共收到54位学者报名,于7月下旬完成筛选,挑选出11位分别来自印度、印尼、蒙古、缅甸、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和越南的学者。

本院原定有3位学生参加2021–2022学年的交流计划,包括两位分别就读神道学硕士和神学硕士课程到台湾长荣大学进行交流,他们因应疫情下台湾的出入境政策和签证问题而延迟到下学期才出发。另外,本院推荐的另一位神道学硕士同学原定于本学年上学期到台湾中原大学交流,同学同样因为签证问题而延迟到下学期才出发。本年度暂未有海外学生前来本院交流学习。

本院一直积极推动学习交流。由白德培牧师带领之香港考察交流团已于2021年5月13日至20日及5月22至24日举行,共探访廿一间基督教会、宗教场所、宗教机构。除基督新教外,亦有探访天主教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及圣母圣衣堂、正教会圣路加座堂。也有探访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犹太教莉亚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志莲净院、琐罗亚斯德教及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等。共25位同学及7位教职员参与。

(八)财政状况

蒙上帝的恩典,及崇基学院先贤的远见,本院既是服事教会的神学教育机构,亦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单位。然而本院的财政并没有接受政府公帑资助,除学费收入外,多年来,蒙各支持宗派教会和崇基学院校董会拨款支持,以及众弟兄姊妹热心奉献,我们为此感恩。报告开始之时所述过去一年多各方面的热心奉献,更让我们满心感谢上帝,求主报答捐得乐意的各位同行者。另一方面,这些奉献主要属于特定计划帐目(神学院新圣堂、崇基神学教育基金),经常费则仍有赤字。2020–2021年度本院有经常费赤字港币五百四十九万多元。神学校友会已拍摄短片及发信呼吁校友以每月自动转账方式支持本院经常费。同时,一位长期关心我们的崇基学院校友答允以配对方式支持:神学校友会每筹得两元,他便捐出一元。请继续记念我们的需要。我们祈求上帝,感动众教会及主内肢体,乐意增加对神学教育的承担,增强本院经济资源的可续性。

(九)圣堂及容启东校长纪念楼十周年

本院圣堂及容启东校长纪念楼于2011年祝圣启用,今年已是十周年,亦刚全数筹足兴建费用。为此,我们将于12月4日上午十一时举行圣堂十周年感恩崇拜,让过去积极参与圣堂暨容启东校长纪念楼的筹建与募捐的同行者,与本院校董和师生,一起赞美和感谢万恩之主。届时,神学校董会的新圣堂筹款委员会主席李炳光牧师,以及推动新圣堂筹建的本院前院长卢龙光牧师,将有感恩分享;另有回顾与感恩的短片。因应防疫措施的座位限制,感恩崇拜将以现场及网上形式同步进行。

* * *

全球疫情持续反复,国际关系渐趋紧张,中国内地面临不少挑战,香港社会更经历种种冲击、丕变,移民潮的影响仍待浮现;我们不敢低估前面的困难。我们唯靠永恒不变的上主,全然仰赖祂带领我们缓步前行。正如本人恩师、崇基学院前院长沈宣仁教授喜爱的圣诗《慈光歌》所言:「我不求主指引遥远路程,我祇恳求,一步一步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