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聲」—更好的基督跟隨者—胡永正(07' MACS)

第49期校友專訪—2016年9月號

眼前身材高大的年輕男中音歌唱家就是胡永正,也是本院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畢業生。閒時說話,他的聲線相當溫柔和平和,和在表演唱歌時運用丹田氣,聲音渾厚截然不同。「跟很多自小因喜愛音樂而學習樂器的人不一樣,我被逼學小提琴九年,一直看不懂琴譜,還成功騙過老師。」這位半途出家的胡永正是浸會大學音樂系一級榮譽畢業生,主修聲樂演唱及教學,後於伊士曼音樂學院深造,現為美國聲樂協會會員,任宣道會屯門堂任音樂指導和香港浸會大學團隊音樂事工主任、教會樂圃及沙田循道衞理中學男聲合唱團指揮。同時,他也在音樂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任聲樂導師。

胡永正

頑皮的胡永正中學時常常跟人打架,雖自小在教會長大,但並沒有讓他「乖巧」一點。讀書方面,他的小聰明使他順利升班,但成績平平。直至中五,他和上帝的距離才更進一步,也開始認真地對待信仰和升學。「大學時代加入了基督徒詩班,當時指揮是劉永生。」由那時開始,他才驚覺唱歌原來是需要學習的。這位胡永正口中的啟蒙老師讓他發現自己在唱歌方面的恩賜,更希望可以透過歌聲傳揚福音,改變人的生命。

如魚得水

升讀大學時,他主修地理,專攻城市規劃。但參加基督徒詩班後,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令他漸漸改變初衷,希望可以透過音樂來事奉上帝。當時音樂系的收生要求要符合五級樂理和八級術科。可惜,胡永正兩樣都欠奉,但他有的是家人的支持。胡永正從常常打架的「頑皮仔」到希望立志為主作工,,父母老懷安慰。「加上,我有位好朋友林思漢(09MACS; MDiv)為我惡補樂理,又剛巧得到一個替迪士尼劇目配聲的機會,參加亞洲文化節,獲選亞洲合唱團成員,這些機會填補了我的不足。」當時,整個禮堂坐滿音樂造詣非凡的申請人,說實話,他並沒有太大信心。意想不到的是,他最終在三百個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獲得取錄。攻讀地理時的他,成績僅僅畢業;攻讀音樂時,榮獲一級榮譽畢業。

小小胡永正已經相當具「份量」,而且非常頑皮,令父母頭痛不已。
小小胡永正已經相當具「份量」,而且非常頑皮,令父母頭痛不已。
沙漠之魚

胡永正指出,不少傳道人懂得神學,卻不懂音樂,但懂音樂的教友又不懂神學,導致常常對崇拜和聖樂出現不同意見,未能好好地透過音樂讓教友在崇拜中更投入。崇拜時用什麼樂器較好?音樂如何可以配合禮儀?胡永正帶着強烈的使命感,在攻讀完音樂的學位,就選擇了在崇基神學院進修。「我希望透過音樂事奉上帝,若能對兩個範疇都了解一二,相信可以提升教會音樂的質素。」

崇基神學院的聖樂科並不多,為何仍選擇前來修讀?「的確,崇基在聖樂科的資源較其他神學院少,但是崇基所提供的思考模式對我很大幫助。讀音樂的我如魚得水,讀神學的我卻有如魚到沙漠。」他笑言常以為自己的論文已寫得很完備,但總是未達到老師的標準,但學習的過程中,卻令他知道了遇上神學問題可如何尋找透過釋經書和工具書找到解決方法。

胡永正常希望信徒能夠竭力學習基礎聖樂,令音樂在崇拜及聚會中發揮更大效果。
胡永正常希望信徒能夠竭力學習基礎聖樂,令音樂在崇拜及聚會中發揮更大效果。
聖樂訓練

「結婚典禮、教堂週年慶典,畢業典禮和喪禮往往設有詩班獻唱及樂團獻奏;但我視每個生命階段都重要,都和聖樂的關係密不可分。」胡永正認為除了慶典,人生中其他場景,其實也可把聖樂融入。「音樂無疆界,聖樂也不單單為了崇拜而設,例如探訪有需要的肢體時或慶祝新生命誕生等不同的生活場景時,音樂(聖樂)又會否有其位置及功能?」

他建議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傳道人可學習一些基礎的聖樂概念。作為傳道人,應至少明白聖樂的重要性,聖樂圈中有什麼重要的討論?如何才算是具質素的聖樂?傳道人或信徒領袖不懂的地方,可從哪裏獲得資源和協助?可以動員什麼人才來幫忙?」胡永正笑言:「教會有很多和音樂相關的事奉崗位,往往是誰懂彈琴,誰就是詩班長;誰人有八級鋼琴證書,誰人就是聖樂部部長;究竟崇拜時應選唱會眾耳熟能詳的歌?還是很動聽,但會眾不懂的新歌?是否應以會眾懂不懂,或歌曲是否動聽作為挑選歌曲的原則?選歌背後應該有何考慮呢?」胡永正深信這些問題很可能是信徒領袖和傳道人在每次崇拜和聚會所遇到的問題,所以他鼓勵教友和神學生應把握機會,多學習聖樂相關的課題,以致在崇拜或聚會時,更好地利用聖樂,幫助會眾投入。雖然崇基的聖樂科比較缺乏,但胡永正認為若在這個階段,神學院未能恆常地提供系統的聖樂訓練,設立更多專題式的聖樂相關科目也必能造就信徒。「我記得崇基曾邀請來自台灣的駱維道牧師前來授課,他是神學院院長,自身也是音樂家,由他來教授聖樂,實在能令學生獲益良多。」

日常生活中,胡永正愛和非信徒分享音樂,分享福音。
日常生活中,胡永正愛和非信徒分享音樂,分享福音。
靈性操練

「我們往往用最短的時間去做最多的事,但聖樂侍奉是用超過十個小時時間去練習只有三分鐘的曲目;有時,即使苦練多個星期,在佈道會上都可能沒有聽眾決志信主。」攻讀基督教研究碩士期間,胡永正有更多機會思考關於聖樂和牧養的關係。「很多教友或學生在詩班和樂隊事奉,但態度未必正確。我常常提醒他們,聚集不單為了練習和玩樂,同時追求和堅持做正確和美麗的事,這是態度的操練。」現時在浸會大學任團隊音樂事工主任的胡永正強調,合唱團成員對音準須有要求,如何運用呼吸,如何用心把自己聲音和別人的聲音融合,這通通都是靈性的操練。

「音樂家往往透過不同的音樂技巧把人對上帝的敬虔,想像和詮釋表達和描繪出來。音樂家巴赫詮釋經文後,在作曲時曾用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達聖經的情節,例如用不同的音程 (interval) 和運用某些和弦進程 (harmonic progression) 豐富大家對經文的理解,使大家的理解不止於文字上。」胡永正希望使用音樂的信徒能夠認識和明白聖樂更多,常常保持敏銳,這樣對樂曲演繹及信息傳遞就大有幫助。

畢業後胡永正仍心繫母校,曾兩度於Fanny Crosby籌款音樂會中演唱,歌聲繞樑三日,贏得全場掌聲。
畢業後胡永正仍心繫母校,曾兩度於Fanny Crosby籌款音樂會中演唱,歌聲繞樑三日,贏得全場掌聲。
恩典處處

攻讀完崇基的基督教碩士課程,胡永正欲往美國繼續進修,攻讀音樂碩士課程,但卻遇上了不少難關:思鄉症發作,為他帶來嚴重困擾,多次因此放棄往外國讀書的念頭;學費和生活費近二百萬,但父母親相繼退休,作為傳道人的媽媽雖然全力支持,但也相當吃力,加上她不希望兒子利用博彩而獲得之基金來進修,故拒絕申請來自賽馬會的贊助。胡永正一方面欣賞媽媽敬畏神的態度,但也難免為學費而感到徬徨。同時,多所學府向胡永正招手,如何作出合適抉擇才最明智?正正在難關中,他經歷上帝的恩典更多,令他更確信前路有上主的帶領:經歷數年的禱告,思鄉症不藥而癒;經濟上,他得到獎學金,七拼八湊,得如願以償;最後胡永正也順利畢業於伊士曼音樂學院,獲演唱碩士銜頭。

更好的基督跟隨者

胡永正深信每個信徒的一生都應努力地學習,竭力成為更好的基督跟隨者。他現在正奮力朝這個目標進發,也誠意邀請大家與他同行。

訪問、撰文: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