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重構系列 — 載體教育法與神學教育

傳統的神學教育偏重理論和知識傳遞,在本院助理教授黃慧賢老師的課堂,她讓學生嘗試載體教學法,用藝術來表達複雜的神學思想與生活實踐,開闊學生對自己、對他者和對上主的理解。2017年至今,黃教授共舉辦了三場視覺藝術展覽,內容和她的兩門課「性別與牧養」和「女性主義神學」相關。

「我的女性主義神學課堂一直以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鼓勵同學從多方面學習和體會,其中一個是『再現上主的形象』的創作和展覽。婦女神學家開放我們的眼界,提出上主的形象可以有多元的想像,無須牢固祂的形象為男性。在此基礎下,同學們各自按自己的自身經驗、想像和反省,進行他們的藝術創作,箇中的創意無限。有同學以不同性別頭像娃娃利是封製作了一個有不同面向的燈籠,象徵上主同時展現出男性和女性的特質。」

「女性在歷史發展中,相對於男性,很多時被視為一個『他者』,女性也常常對社會中的『他者』展現關懷;在2019年『女性主義神學』這門課中的展覽中,學生展示無家者的物品以表達對此群體的關愛;也有同學以把長者的衣物放置於玻璃瓶內,以『老人味道』來作為展品主題,藉此喚起大家對長者的關注。」黃教授希望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但懂得如何理解自己,也懂得如何理解『他者』。「有同學交來一籃子展品,裏面同時放了象徵母親身份的奶瓶和尿片;象徵個人成長和進修的希伯來文書本和電腦鍵盤;象徵家庭主婦的洗潔精和手套,展示現代婦女多重身份角色下的張力;也有另一位男同學深感社會和教會的性別定型也同樣限制男性的發展,他們也是『他者』。於是他以沙甸魚罐頭來展現教會中男門徒形象倒模的現況。」

過去三年,學生的展品分別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錢穆圖書館展廳展出,包括:「再現上主的形象展覽及研討會」(2017)、自我、性/別繪本之旅(2018)和「上主、我與『他者』」(2019),供大學師生和公眾參觀。

黃教授期盼在未來教學的日子會繼續探索,啟發同學對他們的人生、教會傳統和社會/政治處境作神學反思,將載體的、連繫自身的神學智慧,以藝術展覽形式與校園群體分享。藝術一方面可以開放我們對美學的想像,同時也開放我們探索對上帝、對自己和對「他者」生命的理解。的確,人作為一個靈性的載體,其實也埋藏很多生命的記憶和故事,讓大家去聆聽和發掘。

學生「讀」後感:劉倩婷同學

讀神學有些人會覺得很離地,好像在象牙塔內閉門造車。不過在崇基我修過一門學科—神學及女性主義,不單讓我在書寫的功課中,用文字去為我關注的他者發聲,當中更有一份藝術創作的功課,讓我有機會和空間將我所關注的他者呈現在我的作品中。就著功課,我辦了個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了一個無家者親自向不認識的參加者分享自己的故事。課程還辦了個展覽,在大學圖利展出我們學生的「作品」,為此,我將當日活動內容和參加者的分享集結成書,還將展覽的地方模擬成無家者的生活場景,讓參觀者能更多面向地感受我所愛的群體。

我很開心能報讀這學科,過程中不單讓人認識到我關注的他者,更加認識到同學所關注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