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 路10:25-37

翁傳鏗牧師 (′84 BD)
  • 中華基督教會退休牧師

本主日福音是耳熟能詳的經文,我們可以透過三個問題來反思:

「夫子我們該做什麽可以承受永生?」(25節)、

「誰是我的鄰舍呢?」(29節)及

「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36節)。

第一個問題是從自我中心出發,屬於認知層面,特別是律法師以「夫子」稱呼耶穌,而不是「主」或「基督」,可見他只是以知識角度發問而非信仰尋求;第二個問題是聆聽了耶你以律傳統回答,並且強調行動的重要(28節)。不過律法師仍處於認知層面,只想顯明自己有理(29節)所以再問:「誰是我的鄰舍?」,耶穌隨即以善撤瑪利亞人的比喻具體地指明一切與我們接觸的人,都可能讓我們體會他人的需要,信仰的力量便會自然流露:動了慈心!因此最後耶穌挑戰律法師回到整全生命的境界,唯有我們雙眼注視需要者,這時愛主愛人的心融會其中,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你去照樣行吧」(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