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 路10:25-37

翁传铿牧师 (′84 BD)
  • 中华基督教会退休牧师

本主日福音是耳熟能详的经文,我们可以透过三个问题来反思:

「夫子我们该做什么可以承受永生?」(25节)、

「谁是我的邻舍呢?」(29节)及

「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36节)。

第一个问题是从自我中心出发,属于认知层面,特别是律法师以「夫子」称呼耶稣,而不是「主」或「基督」,可见他只是以知识角度发问而非信仰寻求;第二个问题是聆听了耶你以律传统回答,并且强调行动的重要(28节)。不过律法师仍处于认知层面,只想显明自己有理(29节)所以再问:「谁是我的邻舍?」,耶稣随即以善撤玛利亚人的比喻具体地指明一切与我们接触的人,都可能让我们体会他人的需要,信仰的力量便会自然流露:动了慈心!因此最后耶稣挑战律法师回到整全生命的境界,唯有我们双眼注视需要者,这时爱主爱人的心融会其中,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你去照样行吧」(3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