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中的盼望
2024-01-28 | 結37:1-14

王珏教授 (′08 MDiv)
  • 本院教授

在舊約原文聖經中,「盼望」是一個現世的(this-worldly)概念,與人在當下的處境和將來的期盼息息相關。主要用作表示「盼望」的希伯來名詞共有三個:tiqwah、tohelet、和seber, 它們的字根都同時包含了「盼望」、「期待」或「(切切)等候」的意思。由此可見,在希伯來語境中,「盼望」就是一種的「等待」:對所期盼事情的實現(箴十三12)、對當下得到體恤和安慰(詩六十九19~20),對上帝的回應或應許實現(詩四十1,一三○5),對上帝的拯救和公義彰顯(詩三十七篇;賽五十一5)的等待。

一個完全滿足於現況、對未來充滿把握的人,是不會思考「盼望」的,反而未知、不能確定的、無法完全掌握的,充滿變數及不同的可能性,「盼望」才能成為一種存有意識,助人自我保存、面對逆境、發揮韌性及克服存有危機。那麼,「盼望」並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人存有的必要條件。聖經作者對「盼望」的看法,是源自於他們的困境、社會危機或災害。當人艱苦經營多時,但所冀盼的仍無法實現,人難免會對前景感到悲觀。我們可以從被擄先知(以西結、耶利米)和哀歌對猶大羣體面對國破家亡、聖殿被毁、戰爭殘酷、生靈塗炭及流放的描述,看到受苦者的信仰系統正在瓦解,他們對上帝質疑,對前景感到絕望。在絕望的邊緣上,甚至有百姓選擇相信虛假的承諾、悅耳的謊言,盲目附和「平安的福音」,相信猶大國不會被打敗、不會淪陷(耶六14,七4,八11;結十三10)。

被擄先知以西結宣講滅亡的信息是幫助群體對國難作好心理準備和務實面對;幫助建構國殤和流亡經驗的意義性,思考和承擔自身的責任;及鼓勵他們忍受目前所遭受的不公和痛楚,超越悲痛的過去,並想像一個光榮的未來,為絕望的人帶來盼望。當耶路撒冷淪陷的消息傳到巴比倫的被擄羣體後,他們的心傷透。「枯乾的骸骨」所代表的,是一種心靈枯歇、生不如死的狀態。他們一直深信猶大國是不會、也不可能滅亡的,並且他們期望終有一天可以回到家園。但是,此時耶路撒泠已成頹垣敗瓦,回家的指望已成泡影,上帝以乎已經全然棄絕他們。以西結透過信息,令一班心靈枯歇、極度沮喪的人,可以重新振作,重新想像一個美好的未來。人若不能憧憬未來,盼望也變得不可能。

從「骷髏平原」這個異像,我們明白人在困境中對上帝的信靠,也是人能夠在令人絕望的境況中心存盼望的基礎,能夠相信命運有逆轉的可能性、上主的拯救終必來臨,以及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權下。不論在任何處境下,就算形勢不樂觀、願景隨時落空,仍然深信上帝的眷佑和不棄不離,這就是人在極其嚴峻的處境下,仍然能心存盼望和堅持下去的力量。

(原文〈絕望中的盼望〉,載於《基道文字》(2021年4月)。上文為經刪減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