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心向上—献上神学院的心脏

第75期专题文章——2023年2月号

范晋豪牧师
香港圣公会诸圣座堂主任牧师

(11月5日,本院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礼拜堂举行神学日感恩崇拜,由香港圣公会诸圣座堂主任范晋豪牧师证道。)

崇基学院方永平院长,神学院校董会主席苏成溢牧师,神学院叶菁华院长,各位校董,老师,牧者同道,各位应届毕业生,和新入学的同学,首先我代表香港圣公会教省主教长陈讴明大主教向各位问安,祝愿毕业同学忠心侍主,成为有识见的牧人,建立教会,在地若天的扩展天国!也祝愿神学院的新生,本着坎特伯里的安瑟伦大主教 (Anselm, 1033–1109) 信仰寻求理解(拉丁文: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英文为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的精神,本着信,在神学院的岁月力求精进,孜孜不倦地寻求理解上帝,世界与人类,与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好好学习。

感谢给予这次意想不到的机会,让我能回到母校的神学日讲道;这令我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有幸成为沈宣仁教授的学生,从他的身教和言教中,不单对怀德海 (Alfred N. Whitehead, 1861–1947),俄利根 (Origen, 185–253),奥古斯丁 (Augustine, 354–430),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429?–347) 的思想产生浓厚的兴趣,Dr. Shen那种批判寻问,求真的童心,更教我一生受用,还记得一年级上沈生第一门课「基督教研究」时的助教,今日已经是叶菁华院长,相信院长和之前负责读经的赖品超教授也会同意,在沈门之下受业,获益良多,我信圣徒相通,数典不忘祖,在崇基讲道,不能忘记感激天上沈教授对学生的恩情。

今日的讲题是「举心向上—献上神学院的心脏」。主题明显来自第一次经课,箴言4章23节:「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叶院长立刻联想到近日一首引发广泛争议的圣诗,又有人回想到前阵子日本动画《进击的巨人》的片头曲《献出心脏!》、《进击的巨人》的兵团敬礼动作和口号,就是握拳于左胸,表明愿意奉献心脏的决心。其实,教会要人珍视己心,并将心献上的邀请由来已久,早在大公教会圣餐礼仪的开始,主礼已经邀请全教会,(即你和我,及天上诸圣)将心献上,而天主教译得极为形象化:正是「举心向上」。

根据大公传统,大祝谢文 (Eucharistic Prayer) 是崇拜的高峰,在祷告中我们一同经历基督借着人手所奉献的沉常饼酒,「真实临在」(Real Presence) 于我们当中,与我们联合,我们合宜的回应就是举心向上,无保留的,以全心归向上主,作为回应上主恩典的神圣经验。

大祝谢文的开始部分,主礼邀请大家举心向上的启应部分,可以说是礼仪中最具大公性的部分,因为这启应祈祷至少从第三世纪一直沿用至今。不论是东方希腊礼称作「举祭」(Anaphora),或西方拉丁礼仪的Sursum corda,无论何时、何地,用何种语言,主礼都劝信徒「举心向上」。

的确,人的心灵和脑袋常常分家,飘浮不定,人想望的对象往往不是上帝本身,人总是被世间不同的人和事所吸引着。举心向上的祷文提醒我们的心灵必须上升,升华,超越凡麈种种思虑,一直提升到除了上主,没有其他可以恋慕的境界;我们心灵不再左摇右摆,就好像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一部著名的祷文所追求的:「上主,祢是为祢自己造成我们,所以我们的心除非安于祢内,否则永难静止!」这祷文也可成为同学每日举心向上的灵性操练。

作为个别信徒,作为全体教会,要保守我们的心,举心向上,献给上主,这可以理解。但对应神学院又有何意思?主题的下句,还要大家献上神学院的心脏?什么是神学院的心脏?我们又要如何献上?

其实,我认为每一所神学院也有两个圣地,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圣堂。图书馆代表着知性的追寻,也可以以形象化,视为神学院的「脑袋」。至于神学院的心脏,正是代表着灵性追求的圣堂。

不同于宗派设立的神学院,身处当代大学学府内的崇基神学院,的确享有其他神学院梦寐以求的客观条件。崇基神学院的优良师资,收藏丰富的神学典藉,拥有大学跨学科学习的机遇,的确帮助学生能够在神学识见上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我也是当中的受益者。我曾经跟其他人形容,我在崇基读神学的经验,崇基让人不满足于自以为是的信仰冰山一角,而是鼓励你在无边无际的神圣海洋里驰骋,不断的发现中,感受到造神学的乐趣。的确我也乐在其中。不过,大学的神学院也有她面对的危机,我认为至少有来自外在和内在的两大危机,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在当代科研主导的大学框架底下,神学这种较为抽象,难于进行数理分析的学科,未能客观验证,甚至诉诸神秘宗教经验的学问,其学术地位难免下降,经费也难免被削减。另外,对于将神学院视为培育教牧人才的宗派角度来看,又担心大学神学院训练出来的神学生不够务实贴地,过于理想化而不安于牧会。这些只是外在的危机。美藉克罗地亚裔,以拥抱神学闻名的当代神学家沃弗 (Miroslav Volf, 1956–) 指出,神学院深层内在问题在于神学如果只沦为头脑上,知性的追求,神学生的心与基督的生命,个人的信仰与神学的研究无关,个人灵性与教会侍奉割裂分家,跨学科的研究只会弱化成为某种有关宗教思想及现象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甚或文化研究,神学反而被去中心化,失去了应有的使命。头脑和心脏分家的神学,让信仰的中心与学术的探求失去了应有的联系,也失去了焦点,这才是当今神学院应重视内在最大的危机。

「你们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在希伯来文化中,「心」等于人的内在的存有 (the inner being),是连结和整合人的思想、情绪、意志及精神的所在,是整个人所是 (being) 和所为 (doing) 的泉源。他所忠于,所欲求,所言,所行都是由心发出。简言之,心是人的全部,会思想的脑袋只是局部,心不单是一个人内在和外在自我的总和,更是控制,整合人这个矛盾体的中心。我们要保守,要献上这个心,就是要小心我们在脑袋和心灵分家中迷失,要紧记,人的头脑,理性是最会欺骗自己,用大道理合理化自己私欲的工具,任由脑袋驰骋,没有强壮的心灵管束,愈聪明的愈有知识的脑袋未必会带来祝福,反而会带来庞大的祸害。

法国天才数学家和哲学家巴斯卡 (Blaise Pascal, 1623–1662) 有句名言:「心有理为理所不知」(The heart has its reasons that reason knows nothing of)。他又说:「能感知上帝的是心而不是理智。被心,而不是被理智所感知的上帝,才是信仰所在。」圣堂正是保守我们的心的圣地,让人从刺激新鲜的思想激荡中沉殿下来,宁静归心,将所学与所信在祷告中结连,令我们不单思想够广,也信得够深,以至整个人更认识自己信什么,做什么,把什么献给世界,呈献上帝,而不是人云亦云,心脑不一地随从风潮左右摇摆,没有定见地作出即兴,欠缺深度的信仰回应。

今日第二次经课雅各书第一章正正提醒我们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作者要针对的,正是雅各书上文「心怀二意,毫无定见」的人。套入神学院的背景来看,这些人就是心脑分家,未曾深思熟虑,没有好好整合所学的知识和所见的处境,又不能控制自己唇舌,太快作出回应,太快被情绪主宰,以致不能全面作出神学反省,准确全备的回应世界,全心的奉献上帝。图书馆对神学院非常重要,但神学院更不可忽略的圣地,绝对是圣堂。

我在崇基兼读硕士时,有幸到剑桥大学交流,在大学神学系修课,住在当地圣公会神学院Westcott House,参与每日早晚祷及圣餐的礼仪生活,我很享受这个心脑结合的过程。原来德国神学家潘霍华 (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33) 在英国也曾经有过相类似的灵性经验。可能大家也知道他和英国圣公会贝尔主教 (George Bell, 1883–1958) 私交甚笃,在信仰与行动上互为影响。原来他在1935年探访圣公会修道院时,已经被早晚礼仪传统吸引,这种本笃修会形式,用生活习惯,转化全人生活韵律的灵性操练,启发他在神学教育上有所突破。在1931 年,他25 岁在柏林大学教授神学时,仍然沿用来自士莱马赫的德国传统大学神学专业训练模式教授,由英国回去后,虽然他在「认信教会」(Confessing Church) 的地下神学院只有两年半(1935年春季至1937年夏季),但潘霍华尝试在学术追求以外,注入礼仪习惯与灵性元素,如修院每日以诗篇祈祷、默想经文,甚至引入告解礼仪,丰富神学生知性与灵性的培育。显然,他明白培育未来牧者,知识与灵性结合,脑和心相连的神学教育才是对上主全心的奉献,神学院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正如今日第二次经课,神学生要做听道又行道的人,心和脑一定要结连,才能实践教会灵修传统,自圣本笃 (Benedict of Nursia, 480–547) 至今追求的生命境界,拉丁文为ora et labora (to work is to pray),中文则为「工作就是祷告」。默观就是行动,行动就是默观。默观 (contemplation) 和行动 (action) 合而为一,并无二致。听道不应单以获取神学知识为目的,而是建立与基督保持沟通的基础,不单单满足于用头脑作理性分析,批判思考,抽离地做旁观者及时事评论员;相反,不可分割的将听道与行道合而为一,就是要建立,模塑内外如一,言行合一的信仰人格,要神学生用上整个身体,以意志力行,所思所信所知,在当下不单作信仰反省和回应,而是在此时此地见证,和效法基督。

刚过去的2022年11月1日是教会年历的诸圣日,我以当日福音经课马太福音五章耶稣登山向门徒宣告八福作结。东方教父尼撒的贵格利 (Gregory of Nyssa, 335–395) 以八篇讲章逐段注解八福。但对他来说,八福不是八种各自独立的生命质素,而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灵性成长的阶梯。八福所描述的不是知识,而是生命的态度与内在质素,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使人和睦和为主业牺牲的结局,综合起来就是构成道成肉身,基督耶稣的生命写照。跟随基督,在世学习的圣徒最大的福气就是按着八福登上灵山,被模塑和建立成好像基督一样的整全人格。

引用纽曼枢机 (Cardinal 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的理想,大学教育最终极的目的旨在模塑心灵,教人多于教书,成人多于成才,内圣多于外王。而神学有如大学的心脏,提供了宇宙的一源基础,各学科研究进路虽然不同,但不致分崩离析,让各学科可以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建设人间的智慧整体。如此,神学在大学有其庄严神圣的核心位置,希望我们不要忘记:「救世必先救心,教书终归教人。」书本知识终必归于无有,神学院向上帝和世界献上的心脏,就是每一位毕业学生,在基督里的人格塑造 (character formation),为上帝献上灵性和知性结合,效法基督的生命。

今日崇基神学院神学也可说是神学院的献心日,为此让我们举心向上,全心感恩。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