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 路10:25-37

陳淑琳 (′18 BD)
  • 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將軍澳堂宣教師

律法師以請教永生之道來試探耶穌,在他與耶穌的對話當中可見他對律法的熟悉,可是相對於正確回答律法的要求,耶穌更看重的是要「做」出來。有如律法師的回答,作為信徒的我們也清楚知道「愛主愛鄰」是信仰的核心,可是該如何實踐?當向誰實踐?「誰是我的鄰舍呢?」
對猶太人來說,「鄰舍」所指的是擁有相同種族、相同文化,甚至是相同宗教傳統的人。在這個「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我們看見猶太人的愛是狹隘的,即使祭司和利未人在路上遇見已是半死的人,卻因怕危及自身而選擇視而不見,離這人而去。反之,後來經過的撒瑪利亞人,雖然與這傷者的文化和宗教傳統不同,但他卻選擇停下忙碌的步伐,無微不至地為這傷者療傷,也為他預備照顧者和能夠安心休息的地方。對耶穌來說,「鄰舍」是不分種族、不分文化、甚至不分宗教傳統,每位與我們相遇的人都是我們的鄰舍。
在我們每天所身處的環境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鄰舍隨處可見:貧窮人、拾荒者、少數族裔、單親家庭、失業人士、長者、學生⋯⋯我們的選擇是視而不見,還是想方設法進入他們當中聆聽他們、與他們同行呢?願我們都帶著慈心和憐憫之心以行動去愛我們的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