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添
教授
BA (CUHK); BD (Hons) (SEAGST); MA, PhD (Chicago)

電話: (852) 3943 6468
電郵: laichitim@cuhk.edu.hk


Director, Centre for the Studies of Daoist Culture
Associate Director,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研究興趣
  1. History of Six Dynasties Daoism
  2. Hong Kong and Guangdong Daoism
  3. Daoist Ritual Studies
  4. History of Religious Studies in Modern China
  1. Early Heavenly Master Daoism
  2. History of Daoist Ritual Tradition
  3. History of Daoism i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4. Yellow Register Retreat in the Song
  5. Taiping jing and Late Hans Religion
  1. 《修心煉性—〈呂祖疏解無上玄功靈妙真經〉白話註譯》(黎志添編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2. 《了解道教》。香港:三聯書店,2017。
  3. 《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香港:三聯書店出版,2013。(與李靜合編著)
  4. 《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香港:中華書局,2010。(與游子安、吳真合著)
  5. 《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
  6. 《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香港:中華書局,2007。(與游子安、吳真合著)
  7. 《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之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8. 《道教—思想與信仰》。香港:香港公開大學,1998。
  1. 《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2. 《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的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4。
  3. 《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12。
  4. 《宗教的和平與衝突—香港中文大學與北京大學宗教研究學術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08。
  5. 《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5。
  6. 《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
  7. 《在求真的道路上—沈宣仁教授七十大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03。(與劉國英、張燦輝合編)
  8. Interpretations of Hope in Chinese Religions and Christianity. Hong Kong: Christian Study Centre on Chinese Religion and Culture, 2002. (Co-edited)
  9. 《道教與民間宗教論集》。香港:學峰文化事業公司,1999。
  1. 〈《太乙金華宗旨》的淨明源頭問題:清初常州呂祖乩壇信仰與淨明派的關係〉,《道教研究學報》,第9期(2018),頁103-140。
  2. 〈明清道教呂祖降乩信仰的發展及相關文人乩壇的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頁139-179。
  3. 〈南宋黃籙齋研究:以金允中「靈寶大法」為例〉,收入黎志添編著:《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頁209-234。
  4. 〈清代道光年間廣州城區祠廟的空間分佈及其意涵:以道光十五年「廣州省城圖」為考察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3期(2016),頁151-201。
  5. 〈識見、修煉與降乩—從南宋到清中葉呂洞賓顯化度人的事蹟分析呂祖信仰的變化〉,《清華學報》,新46卷,第1期(2016),頁41-76。
  6. 〈《呂祖全書正宗》—清代北京覺源壇的歷史及其呂祖天仙派信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6期(2015),頁101-149。
  7. 〈民國時期廣州市正一派火居道士營業道館分布的空間分析—廟宇、人口與道教儀式〉,《漢學研究》第32卷,第4期(2014),頁293-330。
  8. “Revisiting the Jingming Origin of the Taiyi jinhua zongzhi: Pan Jingguan and his Spirit-writing Community in Changzhou during the Early Qing,” Cahiers d'Extrême-Asie 24 (2017, December), 47-75.
  9. “The Cult of Spirit-Writing in the Qing: The Daoist Dimension,” Journal of Daoist Studies 8 (2015): 112-133.
  10. 〈清代四種《呂祖全書》與呂祖扶乩道壇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集刊》,第42期(2013),頁1-40。
  11. 〈宋代地區道教的個案研究—廣州道觀、道堂及道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4本2分(2013),頁235-275。
  12. 〈道教施食煉度科儀中的懺悔思想:以當代四種廣東與江浙道教科本作為中心考察〉。收入《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7期(2013),頁277-298。
  13. 〈澳門吳慶雲道院的歷史變遷—十九世紀以來澳門正一派火居道士研究〉。收入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現代中國地方道教的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4。
  14. 〈「神道設教」:從廣州府地方廟宇碑刻文獻探索明清士大夫對民間神祠廟宇的立場〉。《覆案歷史: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457-497。
  15. 〈現代都市中道教廟宇的轉型—從村廟到道觀:以廣州市泮塘鄉仁威廟為個案〉,《道教研究學報》第4期(2012),頁127-174。
  16. “The Daoist Identity of the Yellow Register Retreat in the Southern Song: A Case Study of Jin Yunzhong’s Great Rites of Lingbao.” Cahiers d’ Extrême-Asie 20 (2012): 63-93.
  17. 〈宗教學對儀式研究方法的啟迪〉。收入黎志添主編:《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 — 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12。頁46-67。
  18. “Zhengyi Taoist Mast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uptures and Continuit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 In Dao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tween Eternity and Modernity, edited by David Palmer and Liu Xun, 23-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19. 〈廣東道教歷史要述—以正一派、全真教及呂祖道壇為中心〉。收入趙偉東主編:《全真道研究》第1輯,濟南:齊魯書社,2011。頁85-141。
  20. “The Ideas of Illness, Healing, and Morality in Early Heavenly Master Daoism.” I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edited by Alan Chan and Lo Yuet Keung, 173-202. New York,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21. 〈道教地方科儀研究—香港道堂科儀及其歷史傳承〉。收入林富士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10。頁333-373。
  22. 〈《先天斛食濟煉幽科》考:一部廣東道教科儀本的文本源流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1期(2010),頁117-142。
  23. 〈澳門吳慶雲道院的歷史變遷:十九世紀以來澳門正一派火居道士研究〉。收入吳炳鋕、王忠人合編:《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澳門:澳門道教協會,2009。頁46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