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3 | 林前12:12-31上

彭淑怡 (′15 MACS, ′18 MDiv)
  •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助理执行干事

以身体比喻群体原来不是保罗独创,更早可见于古罗马的「和睦演说」(homonoia speeches)。这类文体强调成员各按其天职,身体才会健康,带有维护现状及既定社会分层的意识形态。如有身体部位出现问题,更必须想办法治愈甚至索性根除,以免危害整体健康或平衡。

然而保罗指出,在基督里并不如此。众肢体之所以成为一个身体,不是基于肢体能发挥功能或职份,而是上主随自己的意思把肢体安置在身体上(12:18),以致眼睛不能与手割席,头也不能不认脚(12:21)。保罗提醒随从主流价值观的哥林多教会,肢体的价值与位份不在于强壮与否,而是上主的安放。在基督的身体,健康不是撇去不体面的肢体,而是彼此照顾协调、同荣同苦,那软弱和不体面的更要被肯定。

「假如全都是一个肢体,身体在哪里呢?但现在肢体虽多,身体还是一个。」(12:19-20)。当我们讨论合一,往往希望找出彼此的相近之处,作为合一的基础。保罗在此提出的合一意象,却提醒我们差异才是合一的基础,拥抱彼此的差异才是合一的愿景。从一位圣灵受洗,并没有抹去我们种族、文化、阶级、性别、立场的差异;正正因为不同的肢体众多,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身体,共享这位圣灵(12:12-13)。如此,我们在基督里,并非因为合一而接纳多元,乃是因为多元才能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