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7 | 诗137

林艺环牧师
  • 香港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堂

诗中所表达的,乃是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坐在河边,想望着家乡的哀伤心情。他们被巴比伦人所欺压,又迫他们在苦中作乐,他们实难自欺去假装在圣城里唱颂,更难以接受以赞颂神的诗歌作为娱乐外邦人的表演!即使巴比伦的生活要比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之地更为舒适,也不用在战火风烟下生活,又可提供空间给他们弹奏歌曲作乐,但是,他情愿失去这一切,包括可能是诗人赖以为生的演奏的技巧(5节),或变成哑巴(6节),作为回归圣城的代价。

诗人想到巴比伦人曾如何残害以色列人,不禁怒火冲上心头,这心境与诗人当下在河边和柳树旁的恬静情境,形成一个强烈对比,从诗人对巴比伦的诅咒,便了解到巴比伦人昔日的恶行,就是连以色列的妇孺也不会放过,便可知巴比伦人攻打耶路撒冷时是多么的残暴!但是,诗人更痛恨的,莫过于看到本是同根生的以东人竟乐见巴比伦人攻击以色列人,为巴比伦人摇旗呐喊,幸灾乐祸!

反省:
曾有流行乐队将此诗改作为流行曲,更风行一时,讽刺的是,乐队竟以轻快的节奏来表达,难以从歌曲明白以色列人的的悲伤心情心境。相对于在战火中逃生,被掳的生活比较安稳,但诗人表示他仍思念锡安,不想为了贪图寄人篱下的安定生活,而打消回归锡安的盼望。

在当今的时局读到这经文,实在令人百感交杂,是叫我们怀念往昔的生活?还是叫我们思想去留的决定?我不敢贸然引用诗人的分享向人作出任何提示,但是,我深信圣灵总会引导我们如何按神的话语来回应人的生活处境。

以色列人在外邦的生活,不单备受巴比伦人的欺压,更要面对生活在充满异教的诱惑挑战,这才是诗人的实际处境。今天不论我们如何怀念往日的美好生活,或在面对去留的两难疑惑之中,我们不必如以色列人一样以耶路撒冷作为神同在的象征,因为神藉耶稣基督的救赎,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我们不论在任何时间或地方,都可以与神保持密切的关系。因此,凡愿意遵行神教导的人,应当活在当下,无论是在高山或在低谷,在这或在那,若然失去对神的信心,甚至离开神,那么,生命就必如巴比伦,迟早都要面对神的审判。

主耶稣说: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约14:23)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