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冷掉之前

在咖啡冷掉之前

路一46-56;约十九25-27
2019年5月2日
崇基学院神学院结业崇拜

在咖啡冷掉之前

转眼间就来到结业崇拜。仍记得去年8月底开学营会时,我的讲道题目是「等.一个人.崇基」,题目是改自台湾电湾「等.一个人.咖啡」。为了首尾呼应,今晚的题目直接借用了日本电影「在咖啡冷掉之前」。

这出电影是今年2月我坐长途机去美国时看的,有几幕更令我差点要掉泪。以下会有点剧透,但我想,只要不是「复仇者联盟四」,我应该可以安全讲完这篇道的。电影环绕著一间很神秘的咖啡店,只要坐上店内某个特别的座位,就可以回到你希望回去的过去的某一天,与那位你很想见面的人重遇。但回到过去有许多限制,你只容许极有限的时间──从咖啡倒进杯子开始,到咖咖冷掉之前。就算回到过去,但无论如何努力,你都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

其实,电影要讲的是人生错失的机会与遗憾。一位与男朋友分手的女生、一位面对太太患上脑退化症而忘记了自己的丈夫、一位为个人理想而离家,然后逃避面对自己妹妹的姊姊,以及以为自已被母亲抛弃的女儿……这些人都因著不同的遗憾,而想回到过去,与对方重遇。可能你会问,回到了过去,却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情,那回去又有甚么用?这正是电影深意的所在。原来,这一趟奇幻却又短暂的时间之旅,虽然无法改变过去,但却改变了当下的内心。以不同的心态去面对过去某些人,以及过去的自己,面对各种令人感到懊悔与遗憾的事件,是否可以得著面对现实的勇气,以不同的心态来面对现在及往后的人生?

电影的海报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要是能回到过去,你最想见到的是谁?」「如果能重回当天,你最想跟他说甚么?」这问题今天也同样摆在我们面前……

十字架下的母亲

让我们带著同样的问题与想像,进入经文的世界之中。刚才读的《约翰福音》是耶稣十架七言中的一句。七言中,较多人讲的,应该是「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路廿三34)、「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甚么离弃我?」(太廿七46;可十五34)、「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廿三46)、「我渴了」(约十九28)、「成了!」(约十九30)。而这一句,是耶稣跟母亲马利亚及他所爱的门徒说的:「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是的,十字架上的耶稣,也深深地记念他的母亲马利亚。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福音书中耶稣跟马利亚间的对话,大多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是不近人情的。例如,面对焦急的马利亚,12岁的耶稣在圣殿说:「为什么找我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二49)。在迦拿婚宴上,耶稣跟马利亚说:「母亲,(或妇人),我与你何干呢?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二3-4)另一次又对前来找他的马利亚和兄弟雅各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兄弟」(太十二48-50;可三33-35;路八19-21)。换了你是马利亚,听到儿子这样跟你说话,感受会如何?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思念,换来的,并不是同等的回应,真的会伤透母亲的心。

不过,这一次,十字架上的耶稣深深地思念及记挂著马利亚,要将马利亚交托予他最爱的门徒,嘱咐他要像对待自己母亲般照顾马利亚。高悬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我们一直只看重耶稣完成父交托的使命。其实,原来耶稣也在乎自己的母亲。在十字架上耶稣真情地跟母亲在「死别」前作最后告别,他真的无憾了。

但十字架下的马利亚,又是否无憾?目送自己的儿子在痛苦中离世,这一刻的马利亚,除了伤心外,又在想些甚么?其实,马利亚的前半生,对于自己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变化,一直都是不明白。还记得那一天,天使突然在她面前显现,跟她说:「你要怀孕生子……」(路一31a)她的反应,先是「我没有出嫁,怎么会有这事呢?」(路一34)耶稣诞生后,马利亚见到前来马糟的一群牧羊人,说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她的反应是「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考」(路二19)当马利亚在圣殿找回耶稣后,对耶稣说的这话也是摸不著头脑──「不明白……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路二50-51)

这一刻,十架下的马利亚,望著十架上的耶稣,她的心底仍然是「不明白」,到底耶稣在作甚么?发生在自己生命中这些事情,究竟上帝的心意是甚么?是的,马利亚无法参透明白,但她只能作的,是带著许多的许多问题与遗憾,默默地目送自己的儿子,走上一条他自己选定的道路。

你可曾知道?

有一首英文的诗歌,名叫〈马利亚,你可曾知道?〉(Mary, Did You Know?)。作词者马克.罗瑞(Mark Lowry)的灵感,源自他想像自己与马利亚同坐在咖啡店内,问马利亚这些问题:「死而复生的上帝,像什么样子?」「你可曾知道……?」「你可曾想过……?」是的,如果我们回到马利亚的人生轨迹,她是否完全掌握发生在自己上那些难以理解的遭遇?从怀孕到诞下耶稣,看著耶稣的成长……到最后,目送自己的儿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她是否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意思是甚么?马利亚有没有后悔,为何自己的人生会是这样?

想像一下,如果马利亚进入了那所可以回到过去的咖啡店,随著咖啡倒入杯子,让她回到过去,她会否想回到遇见天使那一天?当她说:「我没有出嫁,怎么会有这事呢?」后,是否仍愿再说:「我是主的使女,愿意照你的话实现在我身上」(路一38)?在咖啡冷掉之前,马利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又有没有一些新的看法?是否还能颂出「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路一46-47)?

如果你是马利亚,在十字架下,目送亲爱的儿子痛苦死亡的一刻,又会否感到后悔?当我们切身处地代入马利亚的遭遇时,会发现她面对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所作的反应,先是出于本能与常理的害怕、拒绝,然后却默默地欣然接受。唯一的可能,就是她在这个看似荒谬的事件背后,相信有上主的美意。当她从这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发生所遭遇的事时,便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结合在上主的计划之中。「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充分表现马利亚内心那种珍视(treasure)自己能够为主所用,成为上主计划一部分的心态。

不过,即或如此,马利亚仍无法预先窥探整幅蓝图,反倒是在生命的各种遗憾、无奈与未知之中,将许多问题「存在心里」。「存在心里」,就是学习从新的角度去「反复思考」。直至来到十字架下,伤心的母亲相信仍不明白,耶稣选择的道路,为何竟是这样?原来,参与在上主的计划之中,并不是利用上主之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自己的想法包装成上帝的计划。参与在上主的计划之中,是在各种不同的遗憾、未知与不解之中,却不断问自己所是所行,是否符合上主心意?到底自己在乎的是甚么?愿意舍下的又是甚么?在咖啡冷掉之前的瞬间,会以怎样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当下,过去,以至未来……上主的心意,其实不是按自己业已知道的计划进行,却是在「可曾知道」的当下,存在心里,反复思考的存在之间,甚至是在事后的追忆与回溯中感悟出来的。

风暴中的考验与平静

在此分享一件我从未跟人提及的事。六年前,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我是她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她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去,没有公开谈及──三十年前,她曾经身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她是六四屠杀的幸存者之一。六四改写了她的人生,后来她信主了,多方隐藏这段经历,转辗地在不同城市工作,后来竟到了崇基读神学。就在毕业前一年,她突然发现身体出了问题,需要接受化疗。她休学回国接受治疗期间,在电邮表达了想放弃的念头。我当时跟她说,六次化疗好像很漫长,但一次一次地面对吧。完成一次,就跟自己说,看,过了六分之一。到她接受了三次化疗后,再次想放弃。当时我只能安慰她:「我也期待在你的毕业证书上签名,并在不久的神学日上,送上你毕业的祝福。」她在电邮中回答:「听到你说要在我毕业证书上签字并送上祝福,真有些心潮澎湃,仿佛已回到崇基,也仿佛又看见了神学院众老师和同学们熟悉的样貌和花树掩映中的小圣堂,还有洒满杜鹃花的中大校园,浮想联翩,很神往,很想重回校园,完成剩下的论文。」终于她挺下来,完成了六次化疗。那天刚好是六月四日,她在电邮中说:「哦,无独有偶,25年前的今天凌晨,也是从生死线上走过,哦,人生真是有好多奇迹哦。我觉得未来还有好多生机,我努力去看光明的一面吧。」但未几,她说医生在检查时,说骨那个活跃点仍在。但不久,跟她再通了一次电邮后,就再没收到她的消息……后来我尝试以不同方式,至今也联络不上她……

她最后留下的话是:「我近两天心绪有些回转,偶尔可以找到些许平安和安静。我知道,跟著耶稣虽然不能保证天天风和日丽,但不跟耶稣,当你遇到狂风暴雨时,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我还是要紧握耶稣的手,不离开他。谢谢主里的纪念,我尝试多多依靠主,也靠主剔除我性格中一些不好的东西,愿我能有个新的开始。」三十年过去,也许,她无法见到(其实是无法等待)三十年前的不公义的伸张,她无法完成她的毕业论文,也无法在我手上接下毕业证书……但我知道,主耶稣的手一定紧握著她,在那个属于永恒的国度中有新的开始。在那个国度里,她或许会见到我们所见不到的……昔日存在心里曾经有的遗憾、疑问,也许都看得明白了,也许已经不重要!

存在心里……

是的。我们仍在地上经验各种限制。是的,在「可曾知道」的当下,存在心里,反复思考,也是五年来我的心境。转眼间,我还有一年便可以卸下院长的职份。两周前神学校董会已通过叶菁华教授在2020年8月接任新院长。虽然现在尚要待6月下旬崇基学院校董会通过,但现在,相信我可以兴奋地跟各位同学说:「看,你的院长!」,再跟Francis说:「院长,看,你的学生!」我数日前忽发其想,其实,如果Francis已经预备好,大家又预备好,为何还要多等一年?Francis可以当两年后,再申请一年安息年,再由二哥署任……大家觉得是否很好的安排?

早前在一个场合中,某人怀疑我,当院长后的改变,其实是别有企图。他相信,我在落任后,又会改变过来。我想,机会主义者眼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机会主义者。对于五年前的决定,至今我仍感懊悔,五年来,正如我在就职述志所言:我一直学习甘心自已被勉强,或是勉强自己去甘心。毫无疑问,「被院长」是我人生重要一页,我依然相信,纵然我有改变,但我仍然是我,今日的我,连系于过去,也会延伸至将来。坦白说,如果有一部时光机器,可以让我回到过去,我仍想改变这个决定。不过,在咖啡冷掉之前,五年后,「要是能回到过去,我最想见到的是谁?」「如果能重回当天,我最想跟他说甚么?」在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的情况下,我的心态又有何改变?

正如我安慰那位接受化疗的同学,最初我也是将自己院长的任期当成六次化疗;每一个学期过了,就跟自己说,又过了六分之一……没想到,完成第一个疗程后,仍要多接受一个疗程。今天,第二个疗程还有两针就完了。我满怀希望,因我确信不会再有第三次疗程,但有时不禁想,还可以坚持余下两针吗?

马利亚可曾知道,怀中的婴孩,竟是上帝儿子?马利亚又可曾知道,钉在十架上的耶稣,原来要完成救赎人类的计划?三十年前在广场上的这位同学,可曾知道,自己会信了主,来到香港读神学?她又可曾知道,最后自己无法完成神学训练?五年前的我,可曾知道上任后会遇上……(下删六千字)

各位同学,学年完结了,人生却仍继续。在崇基的学习,是否仍怀著许多不解的问题?对于过去是否感到有所遗憾?其实,人生在种种遗憾、不解、懊悔之中,仍要继续。在往后的人生中,我们仍会好像马利亚般,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理解,难以释怀。或者,这个时候,你可以回到崇门客栈,让老师帮你冲一杯咖啡,在咖啡冷掉之前,再次面对那些「存在心里」「反复思考」的问题,看看在「可曾知道」的人生中,会否有新的发见……能够以新的角度与心态,走前面的路。

一路好走,好好做人;任重道远,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