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安息的话

后安息的话

各位崇基学院神学院的同行者:

  主内平安。

  转眼间,期待已久的安息年已成过去,我在8月24日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这几天忙于神学院开学的预备会议、师生营会、迎新日……今天便是新学年正式开学的日子(9月3日)。回想一年前,怀著兴奋的心开展人生第三个安息年的心境,脑内中又浮现了过去一年在美国、台湾访问停留的片段,真的不想让时间这样溜走……

  安息年期间,除了两次访美(华盛顿及普度大学)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台湾(当然也曾数次短暂回港),住在国立政治大学的访问学人宿舍,大多时间会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室写作。在早前呈交予大学的安息年报告里,汇报了过去一年的活动,最感欣慰的,当然是完成了好些积压已久的「正业」,包括出版了一本专著、两个研究计划的结项、三本书稿、四个学术会议报告、五篇新撰写的学术论文等。同时,在台期间合共作了二十多场演讲,包括大学、神学院、教会、民间读书会,也接受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基督教媒体的访问。这些演讲及专访,大都是跟当前中国新宗教政策及教会面对的严峻挑战有关。人虽离开,但却仍被纷乱的江湖追上。心既不安,也无法宁息。就是这样,也写下好些「不务正业」的文章……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年,过得好不充实……

  这一年,很高兴有机会跟许多朋友相聚,也结识了好些新知……最大的欣慰,是享受自由的空间及空气,还有各式美食。现在回想,这才真正让我得以「安息」。坦白说,在这位置勉强撑了三年,身心灵疲累。仍记得有一天传来消息,心情极度低沉……想起曾到景美人权文化园区,这里原是白色恐怖时代许多政治受难者被羁押、起诉、审判及代监执行的地方。当年党国「公正廉明」、「仁爱」的标记仍在,人性的虚伪,往往假借高尚及神圣的口号来掩饰……内心只有祷告上主,求主抚平安慰……翌日,再到小店品尝一客蛋饼豆桨,一碗美味台湾牛肉面,才稍作解忧。台湾许多小店,都是家庭式经营,多去数次,店主总会有亲切的问候及笑容,一点也不虚假……

  离开前数天,探访了一位身体抱恙的学者友人。这一年经历疾病折磨,刚在5月作了一次十多小时的大手术。他说:虽然经历「不幸」,但却仍「有幸」享受上主、家人、朋友的关爱。这段日子,令他想起属灵传统中的「黑暗」经历……如何在「不幸」与「黑暗」之中,仍能守著信念,让生命不息,确需要从上而来的力量与盼望。

  是的,在不舍与沉重之中,仍要学习感恩。感谢香港中文大学及崇基学院神学院,批准我自2017年9月起享用安息年假。同时,衷心感谢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安排及提供舒适的生活及写作环境,使用其丰富的研究资源;特别是蔡彦仁教授及吕妙芬所长,容许我以访问学人身分访台,让我得以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生活及写作。走过威权,当下台湾社会在强权打压下,学习实践民主之路仍然崎岖。正因如此,更令人珍惜得来不易的民主转型,更要好好守护公民社会。

  感谢安息年期间,署任院长关瑞文教授担起院务,与其他老师及同工一起为拓展神学院而摆上,再次印证了团队协作的重要。安息年间收到来自香港最好(希望不是唯一)的消息,就是在今年4月的神学校董会议上,通过成立新院长遴选小组。本院很快便会启动有关程序,本人的任期将于2020年7月31日完结。恳请各位为此祷告,深信上主一定会崇基学院神学院预备下一任新院长。

  回来的日子,偶尔仍想起在过去一年的许多片段。某夜梦中,竟回到新光路上政大的宿舍。曾在此渡过乍凉还热的秋天,既湿且冷的寒冬,阳光暖和的春日,还有盛夏严暑,以及地震的摇晃。记得在数天前的师生开学营会上,在讲道时引用了《希伯来书》十一章13至16节的经文:「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并没有得著所应许的,却从远处观望,且欢喜迎接。他们承认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寻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回去的机会。其实他们所羡慕的是一个更美的,就是在天上的家乡。所以,上帝并不因他们称他为上帝而觉得羞耻,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我们都是客旅与寄居者,在飘泊的行旅路上,寻找心之所系的一片土地;也在上主召唤的朝圣路上,迎向祂所预备的天国之城。求主怜悯。

  今年是我投身神学教育的第二十五年。回想在1993年开始在神学院任教,2004年来到崇基。完全没有想过,人生的四分一个世纪,竟然会当上神学院老师,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配。现在已开始为自己退休的日子倒数。与太太一起,满心期待这一天的来临──「从远处观望,且欢喜迎接」。

  2018年是崇基学院神学院成立55周年的日子。1963年,原来的崇基学院神学及宗教教育系改组,成为崇基神学院。1968年,崇基神学院再次改组,以「崇基神学组」名义加入崇基学院的哲学及宗教学系。回想崇基创校先贤,立志宏扬基督教大学精神,并致力基督教高等神学教育,服务教会及社会。今天,崇基学院神学院在公立大学内,面对香港高等教育的转型及社会环境的挑战,如何坚守及发挥独特使命?请每一位崇基神学的同行者,切切记念我们的需要,为我们祷告。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每一时务都有定时」(传道书三1)。我们都知道,夜尽会是天明,黑夜不会是永恒,这是上主命定的规律。历史也告诉我们,强权不会长久,教会也会犯错,唯有仰赖上主保守,才能成就千古保障。惟愿在这「人不能测透」的时间里,仍能忠诚底回应上主的时机(kairos)。

  彼此守望

您的同工

邢福增

2018年9月3日